• 1
  • 2
联系我们
  • 电话:021-88888888
    手机:13988888888
    传真:021-88888888
    邮编:201822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页:www.shcjb.com
    地址:上海嘉定区嘉戬公路200号
国内消费金融现三大模式 美利金融战略转型引领行业趋势
  •     新兴的消费金融好比马拉松,现在仍处于最前端的一公里处。市场玩家各自依靠着生态、技术、商业模式一较高下。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几大模式已经初现形态,这些模式又有着怎样的优势和短板,下面将一一为你解读。

        一、靠流量取胜的电商模式

        耳熟能详的产品包括阿里旗下的蚂蚁借呗、花呗,京东旗下的京东白条等。其所做的事情,本质就是赊销。如在京东买东西,如果在30天内支付欠款就没有利息,而超过三十天账期,就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电商们就是利用账期,来换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图:蚂蚁借呗、花呗、京东白条都是靠流量取胜的电商模式

        这一模式的背后,依托的是这些电商平台拥有的巨大流量入口。他们可以把控特定领域交易环节,尤其在用户数据积累上,可采集个人所发生的生活轨迹数据、兴趣爱好数据、关系链数据、社交数据等,快速了解普通人的基本信用,并提供相应的小额消费贷款。京东、阿里等平台内的消费数据真实且容易获取,他们无需做定制化的用户画像,可以用少数产品满足平台内大多数需求,而由于用户基数大,前期也能带来足够多的回报,这也是其他竞争者难以比拟的。同时还能借这种消费金融模式促进自身销售额,提升平台GMV。

        然而,这种模式也尤其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电商巨头们难以服务平台生态外的用户。如很少使用京东商城的用户,对京东白条的使用频率和额度可能也不高。一旦超出平台范围,用户征信、数据审核、贷款额度、贷款速度等都成难题。其次,这一模式靠着巨大的流量支撑,而电商领域已基本瓜分完毕,对于新入场者来说不太现实。

        二、第三方信贷服务模式

        采用这一模式的主要有马上消费、捷信等。它主要是通过为个人提供短期小额信用贷款。凭借借款人在电商消费、银行卡消费以及社交等在三方面的数据,即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做风险定价,决定借款人的借款额度。

        这一模式目前受国家政策监管,不过借款去向存疑,所以,借款人借款是否完全用于消费并不能完全被知晓。随着国家逐步放开消费金融牌照,这一领域或将面临行业洗牌。

        三、垂直细分领域的资产端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深入细分产业链,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构架消费场景,打造优质资产端。目前这一模式是很多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最为青睐的模式。如美利金融就通过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美利车金融布局二手车消费金融领域、有用分期布局3C等消费场景。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深耕细分市场,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现状,搭建广泛的消费场景,迅速获得用户。同时,因为这一模式是基于一定的消费场景,给用户提供的是商品和服务,因此,在风控上占据一定的优势。

        此外,部分细分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容量,比如二手车消费金融领域,如果有公司能够在早期就圈地进入该领域,提前占位,无疑有成为该领域独角兽的可能。

        根据央行的统计,2014年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且从2012年到2014年其增长率均超过30%,而现在,汽车金融仍在以每年25%的速度在增长。未来三年,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将会上升至1.5万亿元。同时,相对国外市场来说,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仅为17%,发展空间广阔。

        

        

        图:美利车金融通过细分提前占位进入二手车领域,已成该领域独角兽公司

        在二手车消费金融这个细分领域,较早切入的美利车金融,其发展就体现了细分提前占位的优势。美利车金融从去年开始就抢滩二手车消费金融市场,通过迅速圈地,业务覆盖全国27个省份,超过170个城市,联合2000家合作伙伴,累计放款金额突破35亿。

        但这一模式也有一定的挑战,其中一点就是它需要平台能够搭建起优质资产端。美利金融近期宣布进行战略转型,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二手车和3C消费金融领域,打造更为优质的资产端。

        纵观这三种模式,第一种电商模式已基本触及天花板,而第二种则面临着风控和政策趋严等挑战。现阶段,很多平台都在朝第三种模式转型。可以预见,在细分领域的消费金融平台即将面临激烈的市场争夺战,其中较早切入市场,拥有更优质资产端的消费金融平台将脱颖而出。

上海嘉宝实业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14 沪ICP备12026233号